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地上项目建设的地下水保护

地上项目建设的地下水保护

2012-4-9 10:05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2306 | 评论: 0 | 来自: 中国环境报
摘要:近年来,不断暴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让人们开始进行更多的反思。那么,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地质条件是否有所考虑?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何规范建设项目布局?
  近年来,不断暴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让人们开始进行更多的反思。特别是今年年初发生的广西河池镉污染事件,更让人们把目光锁定在地质条件等在环评阶段就应把住的关口。那么,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地质条件是否有所考虑?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何规范建设项目布局?

  如何避免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在建设前必须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场地及其周边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记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开展,这对地下水环境具有怎样的影响?

  陈鸿汉: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不易被发现。但这种影响却是长期持续的,会逐渐影响地下水水质和水位。可以说,地面上能找到的污染组分,地下水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只是不同地点的浓度不同而已。

  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地质条件不同,防渗系数不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就不同。比如,沙子和砾石形成的地面,入渗系数较高,渗入速度就比较快;黏土形成的地面,入渗系数较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就小。

  绝大部分建设项目是在地面上的,这类项目主要应考虑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因为地上的建设项目会有污废水排放和跑冒滴漏。例如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等,如果防渗做得不好,污染物就会进入地下,影响地下水水质。

  另外,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位也有影响,比如矿山开采时的降水疏干过程,会造成矿山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因此,项目在建设前必须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场地及其周边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建设项目环评是否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定?

  2011年出台的导则将环境影响评价延伸到地下。

  记者:我国目前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中,是否有地质、水文方面的规定?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陈鸿汉:我国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充分考虑和有明确规定,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导则》)中。我国早在1993年就开始考虑编制《导则》,并做了一些工作,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台。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下达任务编制《导则》,我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历时8年,《导则》于2011年2月11日颁布,6月1日起实施。

  可以说,《导则》的出台,标志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从关注地面以上看得见、听得见、感觉得到的环境影响延伸到地下、看不见的、隐蔽的环境影响,完善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是全方位环境保护的重要体现。

  如前所述,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地下水水质和水位两方面的影响。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突出评价的重点内容,《导则》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阶段中,主要影响表现为由于污废水排放和跑冒滴漏的入渗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为Ⅰ类建设项目,最为典型的是工业类建设项目;主要影响表现为通过抽取地下水或向含水层注水,引起地下水水位变化而产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Ⅱ类建设项目,最为典型的是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开发建设项目;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为Ⅲ类建设项目,最为典型的有矿山开发项目。

  《导则》在分类的基础上,规定了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以Ⅰ类建设项目为例,此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一是包气带防污性能,这主要考虑的是防渗性,分为容易渗透、中等和不容易渗透3个等级,比如黏土就是不容易渗透的;二是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比如潜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而承压水则不易受到污染;三是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地下水具有多种功能,但饮用水功能是最重要和敏感的,我国60%以上的地区喝的是地下水,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首先关注建设项目是否可能影响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水源。最后考虑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在综合考虑上述各指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作用大小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对于不同级别的评价,《导则》对预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同时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多方案的对比评价,推荐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

  记者:《导则》出台之前,是否开展过地下水环境评价?效果如何?

  陈鸿汉:《导则》出台前,实践中也开展了一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只是缺乏规范,大多仅为定性分析。因此我们说,《导则》的出台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指导和规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预防地下水污染与过度开发,更好地保护地下水环境。

  发达国家保护和修复地下水环境的经验

  企业是预防地下水污染的主体,政府建立基金投资修复污染场地。

  记者:发达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如何考虑地下水环境的?除了环评之外,还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环境?

  陈鸿汉:各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全相同,但都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以美国为例,早在1969年就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其中也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我国的《导则》相类似,其环境影响评价也是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只是没有进行分类分级。

  美国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地下水污染严重,为此建立了超级基金,每年投资100亿美元以上,对污染场地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据2006年的不完全统计,美国仍有29万个场地没有治理,还需要30年~40年。由于投资太大,美国尽可能采用天然修复的方式,也就是把受污染的场地搁置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再利用。在此期间利用污染土壤地下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直至修复,同时开展土壤地下水监测,控制地下水污染晕不外扩。

  北美和欧洲企业是预防地下水污染的主体。比如,阿尔伯特省是加拿大石油开采的重点地区,企业在设计一个建设项目之前,会找一个环境咨询公司寻求环境咨询,确定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同时,企业自身会在其项目场地打监测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同样,即使周边地区发生污染事件,如果企业项目场地地下水监测数据正常,则可以证明企业自身与污染事件无关。

  我国制定的《导则》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经验,反映了国外有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何保护地下水环境?

  坚持预防为主,严格实施环评,加强污染治理,充分发挥企业作用。

  记者:如今,针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导则》已经出台,《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年~2020年)》也已经发布,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开始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新征程?您对我国保护地下水环境还有哪些建议?

  陈鸿汉:首先,地下水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我们知道,上世纪英国泰晤士河曾遭受严重污染,经过长时间治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泰晤士河水环境得到恢复,鲑鱼洄游。要知道,地表水的流速为每秒钟数米,而地下水流速仅为每天1米~1.5米,甚至更缓慢。由此可以想像,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甚至是难以恢复。所以,坚持预防为主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最佳措施。

  其次,严格实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一道关口,只有认真实施,才能做到源头控制,起到预防的作用。各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部门和技术评估机构应对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把关,规范和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应严格按照《导则》要求,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治理工作也要有效开展。我国去年10月发布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年~2020年)》,目标是2020年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具体提出8项任务,计划投资346.6亿元,出台6类项目,表明了我国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决心。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力度。

  第四,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增强环境意识,要求企业在项目周围建设监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环境相关数据,把污染控制在最短时间和最小范围内。

  记者:近年来,不断暴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公众健康。像涉及重金属的高污染项目环评,是否应该更加重视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陈鸿汉:在《导则》制定的研究阶段,《导则》编制组就研究过污染物进入地下的途径、运移过程,包括什么物质容易渗入,什么物质不容易渗入,什么物质跑得快,什么物质跑得慢。比如研究发现,重金属中铬(Cr)、镉(Cd)容易进入地下含水层。因此,涉及重金属的项目,一定要选择地质条件较好,不易污染地下水环境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56年生,四川省乐山市人。1982年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