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地经济贡献有限 翻阅《永胜县志》,记者读到,历史上的程海湖“沿岸烟户稠密,村村绿竹粉墙,楼阁高崎;处处曲溪环绕,柳暗花明……长练百端,倒映湖中”。 但记者眼前看到的程海湖毫无县志中的诗情画意:连续数年的干旱,沿岸的梯田大多抛了荒,湖东面一片片被圈起的养殖大棚依稀可见。“沿着这条水泥路一直往下走,就是绿A的螺旋藻养殖场。”程海镇村民告诉记者。 程海湖的螺旋藻养殖要追溯至1985年。当时,云南大学生物系的硕士研究生王若南、单振光来到程海湖边,开展“云南高原湖泊资源调查”。调查中,两名研究生意外发现程海湖的生态环境、藻类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其他云南高原湖泊迥然不同,极其适合螺旋藻养殖。 而同国际上另两大螺旋藻天然养殖地——墨西哥的Texcoco湖与非洲的乍得湖相比,程海湖的气候、日照、温度、水质都更适合螺旋藻的生产,人们惊喜地发现,藏在滇中高原峡谷中的这一不大的湖泊,居然是营养保健食品——螺旋藻的“天堂”。 程海湖由此一举成名。1985年,云南省科技厅成立螺旋藻开发项目部。1989年起,程海湖螺旋藻进入产业化养殖阶段。目前当地共有4家螺旋藻养殖场,其中绿A的养殖场是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 据介绍,由于商家的宣传,螺旋藻的市场需求一度非常大。1995年前后,是螺旋藻养殖的鼎盛时期。当时,一吨干藻粉卖到29.8万元,是现在每吨8万~10万元的3倍。 于是,不管具不具备养殖技术和条件,人们一哄而上搞螺旋藻养殖基地,而“天赐之宝”程海湖则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一夜之间,程海湖边上冒出几十家螺旋藻产品加工厂。”一名程海镇村民向记者描述上世纪90年代末程海湖螺旋藻“淘金热”的景象,仍流露出些许难以置信的感觉。 丽江市政府曾做过统计,程海湖螺旋藻实际年产值约4亿元。在外界看来,拥有程海湖这个“聚宝盆”,永胜县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据永胜县方面称,从螺旋藻开发至今,永胜县从中受益并没有多大。目前,永胜县仍然是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据了解,程海湖4家螺旋藻养殖企业年产干藻粉约800吨左右,仅绿A一家就占了600吨。而一名永胜县政府官员对本报称,由于绿A的加工基地设在昆明或其他地方,对永胜县的GDP和财税贡献微乎其微;此外,由于螺旋藻养殖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养殖程序大多都依靠设备,因此绿A养殖场对当地就业的贡献也不显着。 “程海湖养大了螺旋藻这个‘儿子’,挣来的钱却全部带到了‘媳妇’家。”他说,“而且,还消耗了资源,留下了污染。”据了解,永胜县一直希望绿A能够把加工厂也搬到当地,对当地经济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不过,一份绿A原董事长胡志祥的宣传材料称,绿A养殖基地对永胜县年上缴利税超过2000万元。工商资料显示,绿A创建于1997年,由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和云南施普瑞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初始注册资本为357.14万美元;2010年,绿A的营业收入达1.59亿余元,净利润1991.55万元。
|
前一篇: 孙忠实:我还敢说日吃6个铬超标胶囊没事
后一篇: 通化金马4个批次药物涉及毒胶囊
路过 |
雷人 |
1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