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江北区公安分局通过历时八个月的缜密侦查、跨省追踪,成功破获一起跨四川、山东、安徽等多省市的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捣毁非法处置窝点7处,现场扣押危险废物400余吨。ehs.cn 此案为重庆首例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 一股气味,牵出隐藏背后的“案中案” 2022年6月,江北警方在调查一起制造假冒伪劣涂料案中,发现涉案加工作坊内有一股刺鼻的味道,食药环侦副支队长王继超敏锐察觉到这一异常情况后,根据多年的侦查经验判断,此处不仅是个伪劣产品加工窝点,还有可能存在污染环境的情况。王继超通过定位气味来源,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加工作坊一铁板覆盖的坑井,在坑井内发现大量淤泥及不明液体。 “这是什么东西?”面对民警的提问,在场的工人支支吾吾地回答道:“这是清洗稀释剂(俗称‘香蕉水’)沉淀物所产生的废水,我们直接排放到坑井。” 为了查明真相,专家对坑井内的物质进行了采样鉴定。结果不出民警所料,现场的坑井内检测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危险物质,且二氯甲烷超标高达300余倍。民警分析研判,如果稀释剂原料来源正规,那废水应该是清澈透明无杂质的,根据工人交代的生产处置方式和现场情况,该原料并非来源于正规的厂家。 “继续往上查!”考虑到案件涉及面大,江北区食药环侦支队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市公安局。随即,市局环保总队迅速组建一支由江北食药环侦支队牵头,多行政部门协作、多兄弟单位配合的专案组。 经深挖,一条横亘于四川、山东、安徽、重庆等多个省市的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顺藤摸瓜,锁定分工明确的黑色链条 专案组以该加工作坊为案件突破口,对作坊内装稀释剂的原料桶开展细致调查,发现桶上原有标签有被人为撕毁的情况,民警通过还原标签原始信息,循线追踪找到了购买原料桶的一家医药化工公司。 面对上门调查的民警,医药化工公司负责人先是矢口否认,但当民警拿出强有力的证据后,公司负责人交代了违法犯罪事实。 据供述,医药化工企业对废有机溶剂处置本有一套详尽的流程,但为节约成本,医药化工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废有机溶剂交由“中间商”任其处置,“中间商”在低价收购后,又倒卖到非法窝点进行稀释剂生产活动,于是本应当得到严格监管具有高度毒害性的危险废物失去控制,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劣质稀释剂又在各个渠道销售流通,损害群众健康。 在整个黑色链条中,非法窝点生产劣质稀释剂时不能处置的危险废物被直接倾倒至土壤,或者通过下水道直接向长江进行排放。生产出来的劣质稀释剂包含了多种有毒物质,整个过程都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不可逆的损坏,严重污染环境。 专案组抽丝剥茧,扩线侦查,梳理出包含生产、倒卖、加工、销售四个层级,分工明确的黑色产业链条,并在深入的分析研判后,全面掌握了产业链网络销售情况。 缜密部署,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 因该案为全市首例,为充分解决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专案组前往环保、应急等行政部门进行学习沟通,吃透行业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依托行刑衔接机制,畅通案件调查、证据收集、执法信息协作共享渠道,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确保行政执法司法信息互通、系统施治。 “为躲避打击,很多加工作坊都选在偏僻地方,我们在搜集证据过程中为了不打草惊蛇,常常在夜间开展工作,有一次为了跟踪一辆运货客车,凌晨3点我们都还在高速路上。”主办侦查员贺锐介绍道。专案组通过实地了解、视频追踪、蹲点守候、无人机侦查等多手段相结合,将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和活动轨迹了如指掌。 “各人员注意,行动!”2023年2月的一个夜晚,随着一声令下,分布在各地的多个抓捕组统一行动,对涉案人员开展集中抓捕,并现场扣押400余吨危险废物。 2023年3月31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昆仑2023”专项行动第二批部督案件。该案成功告破,实现了“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全链条打击。
|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