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2011-4-11 11:10 | 发布者: admin | 查看: 1042 | 评论: 0
摘要:气候变暖号称是全球当今的第一问题,这个议题的重要性可能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气候变暖号称是全球当今的第一问题,这个议题的重要性可能超乎了大家的想象。气候变暖已经不单单是科学问题,实际上它已经延伸到了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哥本哈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可能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它会不会延伸到宗教这个领域?让我们接下来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围绕气候变化及有关问题的故事很长很长,我现在只能是把框架性的东西讲给大家听。我可能会说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话,说错的话,你们可以对我进行批评,我非常喜欢别人对我的批评。

  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

  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假如没有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生物是不大可能存在的。为什么一些国家一些人要宣布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物呢?为了推动减排。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背景。气候变化是由二氧化碳来的,那么二氧化碳是大气当中一种微量成分,它是以ppm为指标存在的。目前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是387ppm,工业革命之前是280ppm。同时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假如没有二氧化碳,我们目前地球上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16℃,我们现在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5℃,也就是温室效应提高了31℃。假如没有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生物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没有二氧化碳,也就是没有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也就没有了生命的存在。所以说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来说,是必须要有的一种气体。

  在地球的历史上,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一直在变化的。我想说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二氧化碳不是一种污染物。二氧化碳对于人体是没有任何直接伤害的,不像二氧化硫,以及排放出的重金属、大气中的粉尘,这些是对健康有伤害的。但是现在很多人把二氧化碳当作是一种污染物,尤其是美国,奥巴马上台以后就宣布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物,为什么呢?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政府所有的减排行动都需要国会的批准,奥巴马为了推动减排,就把二氧化碳当作是一种污染物。之后众议院新上任的参议长说,把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是近乎可笑的一个决定。如果让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

  还有几个常见的名词:第一是IPCC大家常会听到,它是指不同国家政府间的气候变化委员会,它定期会对气候变化进行评估,其结果作为外交谈判的一个依据。所以IPCC尽管是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但是它实际上还是以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科学家为主导的,也是有倾向性的。

  第二就是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个公约从1990年开始进行气候变化谈判,在1992年正式签署的。这个公约是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特别强调要坚持公约。

  第三是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签署的。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克林顿政府其实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的,后来国会没有批准,美国政府又退出了这个议定书。所以美国政府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美国外交上很多行动,都要绕过或者是打掉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句话大家经常听到。所谓“共同的责任”,就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那么“有区别”的责任是什么?那就是谁排放得多,谁的责任大;谁排放得少,谁的责任小。所以发达国家应该拿出技术、资金支援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

  第四就是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是对接下来的气候变化怎么谈判的一些原则性的路线,是从程序上规定的。美国政府是在最后一刻签署的,这一点很关键。当时美国政府谈判代表坚决不愿意签,但是有几个发展中的小国指责说,假如不愿签署,那么就请不要在这里谈判了。所以美国政府在最后一刻迫于压力签了。但是美国政府也是想要把巴厘岛路线图打掉的,这是他们的一个目标。

  第五是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开的,实际上没有任何成果。

  气候变化是怎么回事

  气温上升的趋势跟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有关系的,不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所谓的 “敏感性”研究很复杂。气候变化的好与不好没办法说清楚,气候变化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评价。

  接下来进入正题。我们先看看科学问题,因为政治、经济、外交都首先要从科学开始。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

  IPCC提出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论有三本书,很庞大,总共几千页,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从头到尾全部都看过。我对这个理论有个总结,其实很简单,就是四点。

  第一点:人类过去的百年变暖,是二氧化碳造成的。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一倍,也就是从280ppm到560ppm,那么全球就会增加3℃。这个是IPCC的逻辑起点,所有的工作都是从这个逻辑起点展开的。

  第二点:增温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包括海平面的上升,粮食资源的紧缺,水资源的匮乏,物种的灭绝,传染病从南到北的扩展,冲突和战争等等,这是他们的预测。

  第三点:要将增温控制在2℃以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450ppm。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但是还有其他的温室气体,比如甲烷、氧化亚氮等。不同的温室气体有不同的增温潜力,把它转化成二氧化碳,这就是CO2-e,所以这个450ppm指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CO2-e的浓度,那么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必须更低。这是他们的判断,可以说是价值判断。

  第四点:要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拯救地球,这是他们的路径归属。

  整个理论都是围绕这四个大的方面,所谓的政治、经济、外交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第四点,其实就是减排,而减排则是为了拯救地球。

  那么,大家争论的点在哪里呢?

  首先,增温是一个事实,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一个事实,增温和二氧化碳有关也是事实。因为有温室气体必定有温室效应。争论的焦点在于“敏感性”,其实就是表明温度变化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对于“敏感性”,科学家的定义是,假如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增加到560ppm以后,温度会增加多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是模型,把物理模型拿到计算机上去算;第二是从记录上进行研究。这两条路子都有不少研究,但是结果是不一样的,并且差别很大。

  我个人认为气温上升的趋势跟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有关系的,不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所谓的 “敏感性”研究很复杂。我认为IPCC的 “敏感性”是很不确定的,气候变化这个科学研究还很年轻。

  第二点,增温会带来什么后果?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可怕?这要先问几个问题:一是工业革命前、人类没有排放二氧化碳的时候,气候是怎么变的?二是以前老说变暖不好,那么我们要问,变冷好不好?如果都不好,那么是不是地球现在的气候就是最好的?另外,针对认为变暖会产生灾难性后果的观点,这100年气候已经在变暖了,是不是已经产生了灾难性后果?

  首先来看历史上的温度是怎么变的。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温度比现在都高很多,二氧化碳浓度也高很多。这是地质研究做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时候是几千ppm,温度有冰期、间冰期变化。现在是属于历史上最冷的时期,也是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时期。

  短一点时间看,从5500万年以来,变冷是大趋势。南极冰盖形成之前,大概是3600万年前,那里是有植被的;而北极,加拿大出土了6000万年前亚热带条件下才有的化石。由此可见那时地球是一个温暖的大环境。

  距今260万年以前就是冰期、间冰期的波动。我们现在是处在间冰期当中相对冷的时期。总之近260万年以来地球气候是处在冰期、间冰期波动的。冷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看一张图,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两万年之前,整个加拿大覆盖在3000米厚的冰盖下,先民是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的。既然有这么大的冰盖,而地球上的水由于总量是固定的,所以液体的水转化成固体的水,海平面肯定是下降的,全球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渤海当时是一片陆地,当时台湾只不过也是与大陆相连的一个小小高原而已,没有海峡阻隔。

  距现在一万年的情况,最暖是在6000年前,到距今4000年左右开始变冷,但是也有波动。汉唐的时候温度都比现在要温暖,从马家窑的彩陶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从山东连到甘肃、青海这一片地区属于亚热带,温度比现在大约高两度。再看 《史记》中记载,“山西”有竹子,那里现在是没有办法长竹子的。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这个“竹林”便是在今天的河南焦作一带。唐朝杜牧的“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人写散文说荔枝是从岭南来的,其实不是,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唐朝的成都平原过去的。历史的很多记载都表明,汉唐雄风时期是比现在温暖的。

  气候变化的好与不好没办法说清楚。简言之,气候变化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评价。海平面上升肯定是不好的,会淹掉陆地。但实际上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是很慢的, 17厘米其实是很小的幅度,因为海平面是受两极的冰盖控制的。冰盖有一条平衡线,长年累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零度以下,大部分时间是不融化的。温度增加会使平衡线往北移,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很慢的。

  托马斯预言说,如果升温两度以后,27%的物种都会灭绝。其实他忽略了,气温是慢慢变化的,这个过程中物种都是会移动的。变了以后又会出现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会出现它对应的生态系统。还有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极端气候要增加”的观点,但从地质学的研究角度说从来没有出现过。凡是暖的时候,极端天气特别少,大气结构都比较稳定。至于传染病会不会北上,最近有一篇文章调查了几十年以来疟疾发病的范围,最后的结论是疟疾在五十年中减少了,并没有随着变暖而增加。总而言之,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我的观点是变暖比变冷好。

  减排背后的利益博弈

  那些交通已经健全的发达国家,仅交通排放一项就是每人1吨碳。而当今我们国家人均排放量是1.4吨碳,这个数据囊括了大量的制造业、交通等所有的排放量,我们这些都是属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他们是奢侈排放,我们是生存排放。

  刚才我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谈了我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接下来我想说说,为什么气候变化会从科学问题延伸到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外交问题,甚至宗教问题?我想对此做一点解析。

  首先是经济问题,实质就是一个能源问题、发展问题。能源是关系到人民福祉、社会繁荣的标志。美国不愿签京都议定书就是要保证能源安全。所以充足而相对廉价的能源持续供应,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没有一个国家其发展不是通过大量的耗能,到现在为止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所以经济问题,真的就是能源问题。排放,是能源使用中化石能源产生的。

  我收集了很多数据,就是要说明减排是不太现实的。每个国家每年都会有二氧化碳人均排放数据,我收集了从1990到2005年的人均排放数据,把每年的人均排放合在一起就叫做人均累计排放,把它和15年的人均GDP放在一起就是很不错的一个统计关系。现有的经济水平是与历史的累计排放密切相关的。再看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人均GDP高的,人均累计排放都相对较高。美国的工业化差不多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那时开始,工业排放迅速增加,此后只有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所下降,还有就是近几年把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向其他国家。 1900年,美国人均的碳排放量是2.4吨,我国现在才1.4吨。中国的总排放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均累计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那么排放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我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思考,个人认为就是三个:人口、人均能源消费、能源结构。先看人口,现在世界人口是65亿,2050年联合国预计是要达到90亿。再看人均能源消费量,社会的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我们科学工作者也好,就是要为普通人民提供享受现代文明的机会,大家都要过好日子,那么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以后肯定是要增加的。要解决的主要就是能源结构,这是可以调整的,但需要时间。当下的困境在于新能源是不能零排放的,比如太阳能,生产太阳能的电池板,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生产完了要用二十年才能把生产过程中的耗能补回来。但是这个电池板能不能用二十年还是个问题。

  低碳发展现在说得很多,低碳过去没有过,以后一段时间也不会有,这是我的预测。欧洲的排放是我们的两倍,他们也并没有低碳。我们要发展也不可能真正低碳的。我们的减排是要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增长。道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基本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现在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能源结构有没有可以调配的部分?能源结构可以调整,只是速度很慢。首先是它的周期性很长;其次,新能源的探索工作并不是那样的简单。现在中国大量地使用煤,其实煤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现在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我们要关注的一是创新能力,二是社会需求。中国人最需求的就是基本设施,大家要解决住房、交通等基本问题,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肯定需要排放量。那些交通已经健全的发达国家,仅交通排放一项就是每人1吨碳。而当今我们国家人均排放量是1.4吨碳,这个数据囊括了大量的制造业、交通等所有的排放量,我们这些都是属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他们是奢侈排放,我们是生存排放。其实,中国不是一个能源浪费国家。

  那可不可以做到能源的零排放呢?长远来说,是可以实现的,当能源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了。所以二氧化碳问题正和环境问题一样,环境问题来自于能源的利用强度在提高。环境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其实它也是当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能处理了,我相信这个会被科学解决。

  那政治问题是什么呢?发起人不在美国,也不在中国,而是在欧盟。欧盟希望借助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平台,重新构建世界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固化现在世界上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这是他们的目的。我个人认为是,欧盟希望一手压美国,一手压中国。这是由欧盟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理论所决定的。在他们的政治理论中,单极世界是最危险的。欧盟经常强调多元世界。同时,压制中国也是他们的一个政治理论:凡是崛起中的大国,都将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作出重大的调整。从一开始的葡萄牙、西班牙到后来的英国、法国,到现在的美国,这些冒出来的大国都挑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中国是属于崛起中的大国。欧盟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在统一的过程中,要让成员国认同自己是欧盟成员,就需要寻找一套共同的价值,并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气候环境恰好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价值,并将这种价值当作有别于他国的一种导向。另外,欧盟可以集中各国的技术优势,同时消除别国的经济优势。

  所以现有的减排方案,我们称之为“G8方案”,是2009年6月份时,由8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共同提出的方案,方案表达了 “到2050年之前,全球减排50%”和“我们先减80%”两个想法。其实分析该方案,我们发现这就像是切蛋糕,最先减排的就最先占据排放额度,余下来的才属于其他国家。最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构成3.8倍的局面,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只有10年的排放空间。所以,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不能签署这个方案。

  外交方面其实就是关于排放权,核心的问题是未来排放权的大小之分。减排分两类:发达国家要减排,发展中国家要减缓。第二,发达国家应该拿出一部分的技术和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但现在一分钱也没到位。第三,就是透明度,美国提出减排要实现“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检查,其目的是为了转变谈判的焦点,把矛头引向中国。所以说,外交关系十分复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计划。那么现在的核心关键问题就在于,只有把谈判焦点从 “减排”转移到 “未来排放权的分配”,中国才能真正取胜。

  现在气候变化问题被一些人放在神坛上,受一些人顶礼膜拜。我相信,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我非常希望国内众多的支持者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人云亦云,应该秉承求是创新精神。

  最后要说的一个问题,就是应对气候变化从本质上来说,国际国内是不一样的。对国内来说,是如何统筹绿色发展的问题;对国际上来说,则是一场斗争。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适应它。

丁仲礼 第四纪地质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嵊州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主任,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古全球变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国际SCI收录的论文引用达800余次。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同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优秀科学家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