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章 总 则<br />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br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br /> 动力机械包括自走式农业机械和固定式的内燃机、电动机。<br /> 作业机械是指动力机械配套的农机具。<br />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驾驶人员是指驾驶自走式农业机械的人员;操作人员是指操作固定式农业机械或与动力机械配套的农机具作业的人员。<br /> 第四条 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和其他参与农业机械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br /> 第五条 本办法在当地人民政府农机监理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农机监理机关负责组织施行。@@<br /> <br /> 第二章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br /> 第六条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县 (含县)以上农机监理机关考核合格,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农业机械。<br /> 严禁无证驾驶、操作农业机械。<br /> 第七条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br /> (一)驾驶、操作农业机械时,必须携带驾驶 (操作)证;<br /> (二)不准转借、涂改或伪造驾驶 (操作)证;<br /> (三)按规定接受审验;<br /> (四)必须持有与所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相符的驾驶 (操作)证;<br /> (五)作业中应坚守岗位,严禁酒后驾驶、操作农业机械;<br /> (六)严禁驾驶、操作安全设备不安全或失灵的农业机械;<br /> (七)严禁将农业机械交给无驾驶 (操作)证的人驾驶、操作;<br /> (八)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需增驾或改操作机类,必须经培训考核,办理签证手续。<br /> 第八条 农机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下列规定:<br /> (一)从事有可能被运转机械绞碾伤害的作业,不得戴手套,拴围腰、穿裙子。女工必须戴防护帽,发辫不得外露;<br /> (二)从事植保作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熟悉药剂性能、防毒措施,以及使用方法。伤口未愈人员、哺乳妇女、孕妇不得参加植保作业;<br /> (三)在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严禁烟火。 年老体弱、未满十六周岁和有碍安全作业的伤残人员不得从事农业机械作业。@@<br /> <br /> 第三章 农业机械<br /> 第九条 农业机械必须按规定经县 (含县)以上农机监理机关登记、检验合格,核发牌、证后方可投入使用。<br /> 农业机械产权转移,必须持有关证明,按前款规定到农机监理机关办理变更异动手续。<br /> 第十条 农业机械必须保持机件完好,各部装置设备齐全,达到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br /> 拖拉机及自走式农业机械的灯光、喇叭、刮水器、后视镜、转向器、离合器、制动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br /> 第十一条 农业机械必须按农机监理机关规定的期限接受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作业。<br /> 第十二条 改变农业机械的机械结构或性能,应报农机监理机关批准。<br /> 第十三条 拖拉机拖带挂车或牵引 (悬挂)农机具时,连接装置应牢固,安全保险装置应齐全可靠。牵引安全设施不全的车辆,必须采用硬连接装置。@@<br /> <br /> 第四章 农机作业<br /> 第十四条 农业机械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保养,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并有完备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br /> 作业场地应清除障碍,必要时应在障碍、危险处设置明显标志。<br /> 第十五条 自走式农业机械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br /> (一)起步或传递动力时,必须观察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后方能缓慢结合离合器。手扶拖拉机起步时,不得在松放离合器手柄的同时分离一侧转向手柄;<br /> (二)挂接农具时,驾驶人员必须听从挂接人员的指挥,挂接人员必须等车停稳后方可挂接农具,并应插好保险销。农具上不得载负重物;<br /> (三)驾驶室 (驾驶台)内不得超员乘坐,不得放置有碍作业的物品;<br /> (四)严禁双手脱把或用脚操纵手扶拖拉机;<br /> (五)作业中不得做有碍驾驶、操作的动作;<br /> (六)不得带小孩上机,未设固定座位的地方不准乘人;<br /> (七)夜间作业时,照明设备必须完好齐全;<br /> (八)旋耕作业时,未切断动力前不准倒车和检修;<br /> (九)倒车时,应认真观看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并发出信号后方可倒车。必要时要有专人指挥。轮式拖拉机悬挂农具越过高埂或者上陡坡时,应根据地形倒车行驶;<br /> (十)拖拉机在使用差速锁时严禁转弯;<br /> (十一)停车应选好地点,锁定刹车,放下悬挂农具。发动机熄火后,要关闭电门,取下钥匙。<br /> 第十六条 播种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br /> (一)作业中起落划印器时,必须停车。停止作业必须将划印器落地。转移地块时应将划印器升起并锁死;<br /> (二)作业中,禁止用手或金属件直接清理开沟器及排种、排肥装置;<br /> (三)播种带农药的种子时,机组人员必须戴口罩、手套、防止中毒。<br /> 第十七条 植保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br /> (一)必须按制度领取药剂。未用完的药剂必须立即退还保管。装过药剂的容器必须严格回收,不准乱丢乱放或作其他用途;<br /> (二)作业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地点撒落的药粉药液,应及时消洗或用土掩盖;<br /> (三)使用过的器具、防护用品应清洗干净后保存。<br /> 第十八条 农机固定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br /> (一)机器设备的布置安装要便于安全操作,基础牢固。运转部位必须安装护防罩或防护栏杆。特别危险的作业场所,应划出警戒线;<br /> (二)打米、磨面、粉碎等粉尘严重的作业场所,应安装吸尘、排尘装置;<br /> (三)粉碎、脱粒现场,必须有防火设施。内燃机排气管必须安装火星收集器;<br /> <br /> (四)水轮泵站、提灌站进水口,必须安装牢固的防护网,并悬挂警示牌;<br /> (五)电器设备和线路的安装使用,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用电的规定。机电房、配电室应有固定的门窗和锁栓装置,户外变压、配电场地应有牢固的遮栏,并悬挂警示牌。<br /> 第十九条 拖拉机上道路从事运输作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轮式拖拉机左右制动踏板必须联锁牢固,挂车必须安装汽 (油)刹车装置。挂车内严禁载人。@@<br /> <br /> 第五章 处 罚<br />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由农机监理机关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吊扣驾驶 (操作)证、号牌的处罚。<br /> 同时有两种以上违章行为的,可合并处罚,但罚款合计不得超过五十元,吊扣驾驶 (操作)证时间不得超过十二个月。<br /> 第二十一条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br /> (一)驾驶操作时有妨碍安全驾驶、操作行为的;<br /> (二)自走式农业机械和配套机具从事农田作业时乘坐儿童或在未设座位的地方乘坐人员的;<br /> (三)施撒农药时不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具的。<br /> 第二十二条 驾驶、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一至十元罚款;并可扣押驾驶证 (操作证)一个月:<br /> (一)不携带驾驶证、操作证、行驶证、准用证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br /> (二)应安装号牌的机具,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br /> (三)挂车后箱板无放大号或放大号与拖拉机号牌号码不相符合的;<br /> (四)脱粒或农副产品加工场所无消防设施的;<br /> (五)在有易燃物品的地方,违反禁火规定的;<br /> (六)违反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的;<br /> (七)从事可能被运转机械绞碾伤害作业违反规定的;<br /> (八)擅自改变农业机械结构和性能的。<br /> 第二十三条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十至十五元的罚款,并可扣押驾驶 (操作)证一个月:<br /> (一)购买农业机械不按规定办理手续的;<br /> (二)嗽叭、刮水器 (无驾驶室除外)、后视镜不全或失灵的;<br /> (三)在机具运行或作业中清理杂物、检修机具的;<br /> (四)机具作业时擅离岗位的;<br /> (五)不按规定牵引车辆或拖带农具的。<br /> 第二十四条 驾驶、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十五至二十元罚款,并可扣押驾驶证、操作证三个月:<br /> (一)未经年度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继续驾驶、操作的;<br /> (二)驾驶、操作未经年度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农业机械的;<br /> (三)驾驶、操作与本人准驾、准操作签注不相符的农业机械的;<br /> (四)饮酒后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br /> (五)驾驶拖拉机或自走式机具下坡空档滑行的;<br /> (六)双手离把 (方向盘)或用脚驾驶拖拉机的;<br /> (七)驾驶、操作灯光装置、转向器、离合器、制动器及液压升降机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农业机械的;<br /> (八)挂车违章载人或驾驶室 (台)超员乘坐的。<br /> 第二十五条 驾驶、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二十至五十元罚款,并可扣押驾驶 (操作)证六个月:<br /> (一)涂改、伪造、冒领牌证或驾驶 (操作)证的;<br /> (二)使用失效的牌证或驾驶 (操作)证,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br /> (三)学习驾驶员单独驾驶农业机械的;<br /> (四)无证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br /> (五)出借、借用牌照、驾驶 (操作)证的;<br /> (六)醉酒后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br /> (七)将农业机械交给无驾驶证、操作证的人驾驶、操作的;<br /> (八)在一年内违章记录超过五次的。<br />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固定作业安全规定的农机经营企业,责令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给予三十至五百元罚款。并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处以三十至五十元罚款。<br /> 第二十七条 农用拖拉机从事运输作业的违章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办理。<br /> 第二十八条 拒绝、阻碍农机监理人员执行职务的,给予五十元的罚款,并可扣押驾驶 (操作)证或号牌到该项职务执行完毕止。<br /> 第二十九条 对本办法没有规定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比照本办法最相类似的规定处罚。<br /> 第三十条 警告、三十元以下 (含三十元)罚款扣押一至六个月驾驶 (操作)证、号牌,由县 (市、区)农机监理机关决定。<br /> 三十元以上罚款,扣押七至十二个月驾驶 (操作)证、号牌,由市 (地、州)农机监理机关决定。<br /> 第三十一条 罚款处罚,农机监理机关可视具体情况直接进行处罚或开具违章处罚决定通知书。罚款必须向受罚者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br /> 罚款一律上交同级财政。<br /> 第三十二条 扣押驾驶 (操作)证、号牌处罚,农机监理机关应开具违章处罚决定通知书和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印制的《扣证凭证》交违章本人,同时通知违章者所在发证机关。扣证处罚日期从扣证之日计算。<br />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不服农机监理机关处罚的,可在接到违章处罚决定通知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农机监理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农机监理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的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br /> 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作出的处罚,申请复议的,按《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办理。<br />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需要给予治安处罚或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br /> 第三十五条 农机监理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不得徇私舞弊、索贿受贿。农机监理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 /> <br /> 第六章 附 则<br />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负责解释。<br />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