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PM数值可到达人体内部的直观图 课题组 研究 据报道,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测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围内23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分析、比较了它们与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 结论 粒径在0.25~0.50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为显著,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 粒径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推测 粒径小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扩散方式沉积,会跑进肺里面。而粒径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撞击方式沉积,会留在呼吸道里面。 PM2.5一直被认为是大气污染和造成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但27日复旦大学传出消息称,PM0.5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显著,并且它约占空气数量浓度的90%。(EHS.CN) 10月27日,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在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发现直径小于等于0.5微米的颗粒物(PM0.5)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显著,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公共卫生领域权威期刊《环境与健康展望》。 据论文第一作者孟夏介绍,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雾霾天气,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污染物是PM2.5。但粒径更小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如何,目前尚无定论。课题组因此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测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围内23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分析、比较了它们与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新表示,从2000年关注TSP到2012年关注PM10,现在关注PM2.5,再往下什么粒径的颗粒物对健康危害最大,是该研究的问题。 阚海东教授课题组比较了居民总死亡的死亡风险跟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关系,结果显示:粒径在0.25~0.50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对居民健康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为显著,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而粒径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孟夏等研究人员推测,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对应的数量浓度和总表面积越大,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也有可能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降方式有关,粒径小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扩散方式沉积,会跑进肺里面;而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撞击方式沉积,会留在呼吸道里面。 “PM7可以进入鼻腔,PM4.7~7可以到达咽喉,PM2.5可以到达支气管,而PM1可以到达肺泡,PM0.5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杨新教授补充道。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黑炭颗粒物,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都是PM0.5的来源。 从质量浓度角度看,空气中PM0.5所占百分比非常低,但是从数量浓度角度而言,PM0.5占了非常高的比重,接近90%。这一研究结果提示,颗粒物中健康危害较大的可能是粒径小(例如小于等于0.5微米)、数量多的部分,而不是粒径大、质量重的部分。 阚海东教授表示,我们可以学习加拿大等国家的防治经验,将现行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改为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通过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指数,指导百姓的健康行为。 专家解析防治颗粒物污染误区 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吗? 复旦专家的研究工作表明,根据他们在进行的空气净化器干预研究,其防治污染的效果还是有的,PM2.5的浓度可以下降。 饮食可以防污染? 美国环保署有一些研究,服用鱼油对PM2.5有帮助作用,但美国PM2.5的浓度比较低,在中国PM2.5高浓度的情况下,鱼油到底管不管用,有待更多的证据支持。 另外,鱼油不能多吃,它对凝血系统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循证医学的依据。 口罩是否有防范作用? 口罩有没有效果,更取决于有没有科学合理地佩戴口罩,有没有使口罩跟脸部贴合得非常好。 在美国3M这些口罩不是给一般老百姓戴的,往往是给重度污染环境下的矿工戴的。如果一个口罩真的有用,必然会增加呼吸道的阻力,让人感觉呼吸困难。所以如果老年人自身就心肺系统不大好,那么再戴这种口罩就要慎重。 烹饪造成的室内污染严重嘛? 室内污染,除了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烹饪之外,其实抽烟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室内尽量不要抽烟。 在中国目前总体的大气污染还是来自于工业排放的环境下,烹饪的比例很小。 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吗? 要防范污染,目前最直接的方式是尽量减少曝露量。减少曝露量可以选择今天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如果看到空气质量预告是重度灰霾,学校可以暂时停课,特别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有毛病的人,尽量减少出门量。 |
前一篇: 国内规模最大的再生水厂实现对污水全利用
后一篇: 橡胶行业走“绿色制造”之路 实现低碳发展
4
路过 |
雷人 |
2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