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指某一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而且事先估计到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但行动的真正结果究竟如何不能事先知道。 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 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的凸显期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任务要求。《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 如何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水平、降低环境风险事件发生频次?本报特邀相关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关于环境风险防范任务的相关内容,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同时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性、产业布局的缺陷性、引发环境污染诱因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等特点,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成为环境风险的集中期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 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水平,降低环境风险事件发生频次,可以营造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大减少环境污染事件,避免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危害,减少环境应急和环境修复恢复的成本,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驾护航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三大着力点。其中,环境风险防范任务首次出现在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中,这标志着环境风险防范已经正式进入环境保护工作主战场。 如何建设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相关新闻】 |
前一篇: 电磁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
后一篇: 产业结构是环境风险防范的先导
2
路过 |
1
雷人 |
握手 |
1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