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大城市应急避难观察:大灾难时如何逃生?

大城市应急避难观察:大灾难时如何逃生?

2012-8-13 10:04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4180 | 评论: 0 | 来自: 瞭望
摘要:不少人在为这座城市经受着人性的悲悯与善良洗礼,危难时刻闪现市民精神而感动时,也产生一种深深的忧虑:如果有更大灾难来临,出现数十万,甚至更多的“回家困难者”,这个城市将如何应对?
  加大投入保障“生命线”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应急避难场所加大投入和管理,以保障这项“生命线”工程在灾难来临时能发挥有效作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认为,北京市建应急避难场所必须避免片面性、局限性,把这些问题放到防震减灾整个体系中进行研究,否则做出的规划和建设就会出现问题。

  “在大城市有大量的学校操场或其他大型运动场地,以及为数不少的城市公园,建应急避难场所时,必须考虑这些地方的利用,另外城市体育馆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齐善鸿说。

  在齐善鸿看来,城市体育馆的安全性和坚固性,一般要比普通建筑好得多,并且空间巨大,具有较完善的供电和供水设施,如果设置为应急避难场所,它们就可以在避难和救援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日本在历史上经历过多起自然及战争灾害,在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的避难场所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学校、体育馆等室内避难场所,一种是公园、绿化带及高筑平台等室外避难场。

  在日本,最结实、耐震性最高的建筑是学校和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根据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舍耐震性能调查结果的统计,日本即使在发生震度为6级至7级的强烈地震时,校舍虽然有部分损坏但不会倒塌、没有人员死亡。所以,一旦地震来临,学校就成了最好的避难场所。

  日本大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不是露天的,多利用体育馆、大厅等空间较大的房屋。而在乡镇以及行政村,考虑到当地避难生活长期化的特点,则尽可能以小房间为主。

  在确保饮水、粮食等生活物资的同时,日本避难场所还提供洗澡、洗涤设施以及私人空间,确保厕所、垃圾处理、疫病预防等卫生设施的独立分区。

  “与国外应急避难场所相比,目前我国应急避难场所还存在‘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的问题。”钟开斌建议,我国法律上应对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应急避难场所这三个环节,作出更明确具体的规定,让制度硬起来。同时,要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职权关系。”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应急避难场所标识不清、设施维护不善而遭损毁、长年失修老化,甚至有些部分被侵占、被挪用现象较为突出。

  为此,钟开斌进一步指出,政府应当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尤其要厘清各机构分别承担的职责,比如谁管理、谁使用、谁监督等问题。

  “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的管理,对应急避难场所出台相应的考核监督规定,除了禁止侵占、挪用外,要解决设备设施老化、应急物资过期等问题。有必要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监督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规范。”钟开斌说。

  “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钟开斌认为,“应急避难场所目前的经费比较紧张,将来政府财政投入可以确定基本的分摊比例;同时,也可以探索建立社会各界,包括企业或志愿者组织如何来参与建设管理使用的机制,形成一个多种形式的投资渠道。”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逃生, 如何, 灾难, 应急管理, hse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