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烟花爆竹销售遇冷部分市民支持禁放 烟花遇冷的原因是什么呢? 元宵节的结束,也宣告了2014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工作告一段落。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上看,今年烟花爆竹的销售量较以往有了明显的下降。在2013年雾霾、“节俭风”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全国多数地区都采取了非常严厉的管控措施,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措施,整体上说,放鞭炮的少了,烟花爆竹销售遭遇寒冬。前不久,网络上还对今年“烟花遇冷”这种现象广泛地热议了一番,当然,这热议中,年俗、传统与安全、环保交织纠结,也出现了“环保PK年俗”、烟花爆竹“禁”与“放”的争论。笔者无意对这种争论进行评判,因为这种争论目前还无法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从而形成定论。作为一名基层的安监工作者,我只想从安全的角度,说说对烟花爆竹遇冷这种现象的一些思考。(EHS.CN) 这些思考源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烟花爆竹明显减少是否等于大家的安全环保意识明显加强。 今年放鞭炮明显减少,应该是多种因素混合导致的结果,我不否认,大家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烟花爆竹并不是人们的日常用品,其购买燃放大多数是集中在春节期间,从这个角度上说,这同每天道路上的汽车尾气排放、部分企业日复一日的排污等环境损害因素无法相提并论,大家近几年都关注了环境问题,关注PM2.5,关注雾霾天气,但是采取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不多见,这和安全相似,大家都知道安全无小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忽略了安全。因此,烟花爆竹明显减少,并不能说明大家的安全环保意识明显加强,而是综合多种背景因素下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烟花爆竹的寒冬是否等于安全工作的春天。 烟花爆竹销售遇冷,许多烟花爆竹经营者叫苦不迭,媒体说烟花爆竹遭遇了史上最冷的寒冬,那么,作为安监工作者,是否因此就高枕无忧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烟花遇冷是市场规律、市场选择的一种体现,但是与安全生产规律却没有直接关系,销售的减少,并没有改变烟花爆竹本身的危险特性,烟花爆竹仍然是我们安监人春节期间严阵以待、重点检查、严格监管的对象。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元旦前就通报了广东省梅州市、湖南省常德市接连发生3起较大烟花爆竹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各地春节期间仍然都有烟花爆竹燃放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例,特别在部分农村地区,安全意识淡薄,烟花爆竹消防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以上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烟花爆竹的销售遇冷没有给安全工作带来春天。 第三个问题,烟花爆竹禁限是否等于一举解决烟花爆竹的安全问题。 每年每度,全国都在不断地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争论不休,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回顾整个烟花爆竹监管政策由放任到禁止再到限制的近20年变迁,传统民俗与公共安全的矛盾始终难以调和。从历史的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烟花爆竹禁与限没有一举解决烟花爆竹带来的问题和争议。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以更高层阶的行政法规,建立起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等活动的行政许可制度,并进一步规范燃放安全问题。但是,法律的精心设计仍面临实施难题。例如,《管理条例》中对“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危害公共安全等行为都有规范,但执行上还存在一定难度。传统民俗在烟花爆竹的震天巨响中渐行渐远时,呼之欲出、义不容辞的,应是立法的及时出台完善与执法的迅速有效跟进。 长时间的实践和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以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定论,烟花爆竹遇冷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的安全问题。但是,围绕烟花爆竹,今年春节期间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我们应该感到欣喜。比如,春节期间许多网络论坛上发起的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活动等。政府部门应当对烟花爆竹的形势准确判断,加强对市民的文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引导烟花爆竹行业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向安全环保、科技创新的道路转型迈进。当然,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在兼顾社会价值与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规范并完善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加以落实完善,这是对社会管理者智慧与能力的考验。 |
前一篇: 国企治污为何有两副面孔?
后一篇: 企业安全管理要多 “ 接地气 ”
路过 |
2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