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9日,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M”轮在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号泊位作业过程中,装载在1号货舱舱面右舷的集装箱(储存有危险货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临近部分集装箱及船体受损。ehs.cn 近日,中国海事局公布了《浙江宁波“8·9”“M”轮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该爆炸系危险货物高温天气条件下储存失当,由自分解导致热失控引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事故经过 8月9日3时12分左右 “M”轮靠妥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号泊位。 13时31分左右 值班水手发现涉事集装箱轻微冒白烟,箱门下方有透明偏微黄液体泄漏,伴有白色烟雾冒出,并听到“嘶嘶”的响声。 液体货物泄漏至舱面 13时46分29秒 白色烟雾逐渐出现直至夹杂淡黄色烟雾持续大量喷发,覆盖整个船首位置。 13时38分30秒右舷船首被烟雾笼罩 1346时29秒船首情况 13时46分30秒 涉事集装箱爆炸燃烧,造成该集装箱及周边3个集装箱解体;2个集装箱坠落在码头和滩涂;4个集装箱落海。部分相邻集装箱起火燃烧。 爆炸瞬间 13时54分左右 船上20名船员全部撤离上岸。 事故原因 本起火灾爆炸事故中涉事托运人、承运人在高温天气条件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受不插电冷藏箱保温、气密性影响,TBPB 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导致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加速自分解反应,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导致本次火灾爆炸的关键因素。 现场情况 责任认定 承运人和托运人在商定、选择、审核该票TBPB运输方案时,未能以足够的谨慎结合当时的高温天气、货物自分解反应放热特性及不插电冷藏集装箱保温隔热、气密特点等风险因素,对装箱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研判不充分。承运人和托运人在高温天气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集装箱装运TBPB,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加速,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发生本次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因素。调查组认定,承运人和托运人对事故发生均负有责任。
事故调查报告全文
港口危化品一旦储存或运输不当 极易引发严重后果 1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7日 约旦南部的亚喀巴港口 一个氯气储气罐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导致14人死亡、265人受伤。 经调查,储气罐的重量已超过港口装卸设备承载量的3倍以上,承重部件断裂导致氯气罐坠落泄漏。
2 当地时间2020年8月4日 黎巴嫩贝鲁特港 一储存大量硝酸铵的仓库发生剧烈爆炸,事故造成超过234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强度相当于3.3级地震,约30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达100~150亿美元。 经调查,仓库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点燃了仓库内的易燃物,继而引燃了部分库内的易爆品(烟花爆竹等),导致堆放在仓库内的约2750吨硝酸铵发生爆炸。 为什么危险化学品事故 常发生在高温季节? 一 夏季气温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 危险化学品中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 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若是气体膨胀就有爆炸的危险。 二 夏季气温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 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就越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因此,当环境温度超过易燃液体的沸点时,就容易发生危险。 三 夏季气温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增加自燃风险 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他物质氧化,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量,促使温度继续升高。 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就会自燃起火。 四 危化品复杂的特性,使得某些危险化学品的放热反应比较难控温,进而容易发生超温现象。 |
后一篇: 有制度不落实,等于没有!
![]() 路过 |
![]() 雷人 |
![]() 握手 |
![]() 鲜花 |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