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现将《四川省2017年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意见》印发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2017年3月7日
四川省2017年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巩固提升年”为主题,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持续改进,一手抓稳步发展,巩固建设成果,丰富建设内容,完善评定管理,提升建设质量,进一步夯实公共安全的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类事故与伤害,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二)工作目标
实现“新建一批、巩固一批、打造一批、示范一批”的目标,即:新建150个“四川省安全社区”(其中纳入民生工程80个);复评“四川省安全社区”205个;打造16个安全体验中心;每个市(州)至少建设一个示范安全社区。
二、工作重点
(一)强化持续改进,巩固建设成果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续改进是安全社区的生命力所在。各地要在不断提升新建安全社区质量的同时,将持续改进作为今年安全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复评作为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巩固提升安全社区的建设成果。各建设单位要对照《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暂行)》(川安办〔2015〕23号)和“7+N”建设模式,突出安全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伤害监测、宣传培训教育、应急救援、全民参与、安全促进项目等七方面重点内容,认真查漏补缺,做到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并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专项整治与建立机制并举,确保复评的过程成为安全责任持续强化、安全环境持续改善、安全文化持续繁荣、安全事故持续下降、辖区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对于没有坚持持续改进的建设单位,要执行退出机制。
(二)打造体验中心,丰富建设内容
各地要把安全体验中心作为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上档升级的重要内容,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各级安办要本着“在建设机制上突出协同性、在建设内容上突出互动性、在建设方式上突出时代性、在运营机制上突出持续性、在管理方式上突出参与性”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参与体验中心的设计、建设、运行与管理。要加强安全体验中心的项目管理和施工进度,确保当年建成运行。
(三)抓好典型引领,强化技术支撑
各地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一批安全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优秀安全促进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搞好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每个市(州)至少打造1个示范安全社区。要充分依托省安委会及四川安全技术中心、四川师范大学等安全生产专家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及伤害预防计划和安全促进措施,提高安全干预的技术水平。省安全社区推进办要组织相关单位汇编优秀促进项目及建设案例,为各地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完善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工作机制,把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工作日程。省级财政对安全体验中心及纳入民生工程的省级安全社区分别按照50万元、25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并对各市(州)安排持续改进专项引导经费。各地要完善财政配套扶持政策,加强资金监管。各市(州)安办要履行预审职责,严格组织现场评定和复评,不定期开展抽验,做到不符合标准的不推荐、评定发现的问题未整改完成的不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不通过。要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的过程督导,实行工作动态月报告制度,坚决制止突击建设等现象,确保实现建设常态化及评定均衡化。
(二)整合多方资源
各市(州)安办要指导和协调有关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其他专业部门、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支持,并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及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深入实施《关于加强应急救护共建安全社区的通知》(川安监〔2015〕115号),并纳入初评及复评考核。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工作,与省政府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共建安全社区。
(三)改进评审管理
评审管理工作是安全社区建设的指挥棒。根据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地方标准,进一步改进完善评定管理办法,不搞“大而全”,做不到的宁可不写,写上的就要管用。同时,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在备案、报告审核、现场评定、复评等各个环节上简化程序、减少档案,引导建设单位真正把精力用在做实事上。要加强安全社区培训工作,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审员管理,规范评审行为,严格评审纪律。
下载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