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
为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科学有效开展应急演练,全面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应急预案编修,夯实应急演练基础
应急演练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应急预案是应急演练的基础。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制度安排,切实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编修工作。一是推进省级应急预案编修。省有关部门、单位要立足工作职责,全面梳理自身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责任和当前我省面临的主要风险,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推进尽快按程序印发实施。二是全面启动市级应急预案编修。各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启动本地区、本部门应急预案编修,做实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加强情景构建,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突发事件发生情况和应急处置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鼓励探索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预案标准化建设,推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三是强化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树牢主体责任意识,对本单位风险进行再辨识再评估,对应急资源进行再调查再核实,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再梳理再修订,进一步查缺补漏,织牢织密本单位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四是加强重点时期预案准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应急预案,做好值班值守,确保应急响应及时到位。
二、科学有效组织实施,发挥应急演练功能作用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预案编修、完善应急准备、拉动锻炼队伍、磨合应急机制、提升应急意识。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发挥应急演练功能作用,科学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工作,特别要加强台风、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和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安全生产领域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要编制实施应急演练计划。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规定,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年度演练计划,要聚焦本地区本行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密演练频次、提高复杂系数,体现“综合”因素,努力提升极端情况下多灾种灾害链应对能力。二要探索创新应急演练模式。既要固化以往演练经验,开展“脚本式”、“样板式”演练,又要组织开展不提前通知时间地点和演练科目的“双盲式”拉练,检验救援队伍和指挥人员的真实水平。探索开展演练与竞赛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布置相同场景,考验不同地区、不同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速度和水平,找出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提升。三要加强应急演练评估工作。坚持“凡演练必评估”,要把演练评估贯穿到应急演练的全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评估工作,观察演练进展,记录演练情况,整理评估结果。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自评、专家讲评或由第三方评估,对演练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着重检验应急响应是否迅速、应急联动是否顺畅、岗位履职是否到位、处置措施是否得当等,着力实现通过演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
三、周密组织安排部署,确保省级演练取得实效
根据我省灾害事故主要风险和近年来应急演练开展情况,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牵头编制了《2022年省级应急演练计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印发(见附件1)。省级应急演练为全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坚持“实战、实用、集约、高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每一次演练活动打造成样板工程。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承办单位要加强与主办单位的沟通汇报,组织成立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下设综合协调、脚本编制、现场搭建、专家支撑、后勤保障、演练评估等多个组别,共同谋划并组织实施。二要细致考究方案。承办单位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演练脚本和细致有效的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后,于演练前20日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审核。三要有序推进实施。承办单位要按照审核后的演练脚本和实施方案,组织参演人员分头训练、集中合练,确保演练效果。四要及时总结报告。每次省级应急演练结束后20日内,承办单位要将演练计划、方案、脚本、评估报告、总结、照片、视频等资料(见附件2)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付光营,电话:0531-51787839;孙富强,电话:0531-51787850。
邮箱:sdyjjyyac@shandong.cn。
2.省级应急演练报送材料要求.pdf
下载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