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结合我市实际,发布如下命令。
一、防火期和戒严管制期
包头市森林草原防火期为当年9月15日至翌年6月15日,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戒严管制期为春季4月1日至5月31日、秋季10月1日至10月31日。根据我市“一区一策”总体要求,戒严管制期限和区域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在市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的基础上可延长戒严管制期限或调整管制区域,并上报包头市人民政府和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要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压紧压实属地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管理单位(个人)主体责任。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同向发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划定的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区域,明确职责任务及责任人,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
三、强化火源治理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区、全市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精神,坚持把预防作为重中之重,强化事前发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抓好重点时段、守好重点区域、盯好重点人群,严格落实隔离带建设、野外用火审批、林下可燃物清理、联防联控等火源管控措施,常态化开展火灾隐患动态清零行动,严管农事林事、施工作业、生产运输、游玩祭祀等各类野外用火行为,“疏堵结合”抓好源头管控。在戒严管制期内戒严管制区域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一)严禁野外吸烟、野炊、烧纸、烧香、燃放鞭炮、生火取暖、焚烧垃圾等非生产用火和烧荒、烧秸秆(根茬)等农事用火;“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传统祭祀节日期间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全力排除一切火险隐患。
(二)野外生产用火须经当地旗县级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明确责任人、做好防救准备的前提下实施。
(三)严禁进入管制区域的人员车辆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要采取加装“防火帽”防范机车跑火、封闭货车车厢防止可燃物洒落等安全防范措施。严禁火车、公共汽车等司乘人员和乘客向车外抛掷未熄灭火源。
(四)各检查站、瞭望台、巡逻巡护岗位等要全天候值守,严格管制进入林区、草原的人员和车辆。进入林区、草原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接受防灭火检查,遵守防灭火规定,履行防灭火义务。
在森林草原防火管制期间,对防火措施整改不到位、违反规定擅自进入管制区用火、过失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故意纵火、不服从扑救火灾指挥、影响火灾扑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视情节给予行政处罚,情节特别严重或引起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强化预警监测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要着眼“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完善风险研判、滚动会商、预警发布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卫星监测、地面巡查、航空巡护、视频监控、人工瞭望、舆情监控“六位一体”手段,切实加大火情监测力度。高火险期,应急管理、林草、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和火险变化趋势,加强短临研判和预警速报,及时向高火险区发出安全提示,采取“直通式”、“点对点”方式,落实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叫应”机制,随时掌握防灭火动态,及时解决防灭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安全有序。
五、强化应急准备
防火期内,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有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分级响应机制,各类扑救队伍要保持临战待命状态,强化预案培训和实战演练,加强物资、机具和装备储备,确保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火场指挥部要守牢安全底线,加强火场管理,落实专业指挥,重大敏感火灾要提级应对、主动介入,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群众,坚决杜绝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六、强化报告制度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火情信息归口上报制度,强化火情核查和早期处理,确保政令信息畅通,做到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草原火情要及时拨打“12119”报警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向当地森林草原防灭火部门报告。
七、强化宣传教育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要在防灭火宣传“五进”活动基础上,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全面宣传防火法规、制度、知识和紧急避险常识,加强安全祭祀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营造全民防火、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要严防林农交错区域居民点、林场牧场、野外作业点等重点区域,严管游玩祭祀、放牧打草、高速公路司乘人员抛扔烟头、施工作业等涉火行为,严控林牧区作业人员、进山入林人员、林农交错地带住户、边远村、嘎查居民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监护人等重点人群,坚决防范人为火灾发生。
八、强化督导问责
市、县两级全面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清单,限期整改落实,重大问题隐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切实加大火案查处力度,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方、教育一片。对因防火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隐患排查不深入、组织扑救不及时等造成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