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已废止)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已废止)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

颁布部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效力:地方性法规

应用分类:职业健康类

颁布日期:1994-05-21生效日期:2001-05-18

    注:本条例已于2003年7月18日被《关于废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的决定》废止。
    (1994年5月21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4 月1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01年5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修正案》进行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单位(以下简称有害作业单位),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推广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职业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的卫生监督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群众监督。
    第六条有害作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本系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七条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预防
    第八条有害作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系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对所属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九条有害作业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十条有害作业单位必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测机构对其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或者检测。
    有害作业单位有条件的,应当建立检测机构,加强本单位的自身管理。
    第十一条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档案制度,全面记录生产工艺流程中有害物质污染的状况,监测或者检测数据及职工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结果等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有害作业单位应当按规定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护措施外,必须配备应急防范装备和医疗急救用品,并设有专(兼)职急救人员。
    第十三条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其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并根据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项目卫生学预评价。
    第十四条凡转让有害作业项目的,必须同时提供有关卫生防护资料。引进或者接受转让的生产设备、工艺或者原材料中存在职业危害的,必须配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并同时安装使用。
    第十五条凡引进、使用新化学物品的,应当附毒性评定资料。缺少有关资料的,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六条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与其相关的作业。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人员,在退休、调离时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职业性健康检查,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第十七条有害作业单位的职工应当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保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遵守本条例及本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第三章诊断治疗
    第十八条职业病诊断工作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按国家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
    第十九条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全市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第二十条对确诊的职业病病例和因职业病死亡的病例,由确诊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死亡者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有害作业单位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申请诊断,对职业病患者必须进行治疗与疗养。
    第二十二条急性职业病由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诊治,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监督
    第二十三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监测工作;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培训、咨询与指导。
    第二十四条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员制度。职业卫生监督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任命,执行卫生监督任务。
    职业卫生监督员依法执行卫生监督任务时,凭监督证有权进入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给予指导。
    职业卫生监督员必须秉公执法,严格遵守执法规范。
    第二十五条街道、乡镇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可设职业卫生检查员,经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发给检查员证,按规定权限执行职业卫生检查任务。
    第二十六条有害作业单位的职工,对本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有害作业单位对监测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监测机构申请复测。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进,可处以1000元至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限期改进,并可处以3万元至5万元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5万元到10万元罚款,并可责令停产整顿:
    (一)建设项目的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擅自投产的;
    (二)有害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逾期不改进的;
    (三)不按规定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的;
    (四)拒绝接受监测或者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
    (五)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或者安排有禁忌症人员上岗的;
    (六)未提供毒性评定资料,擅自生产、使用新化学物品的;
    (七)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决定,必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有害作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可处以300元至1000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职业卫生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侵犯有害作业单位合法权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自修正案通过之日(2001年5月18日)起施行。

同地区相关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做好北京市建筑业工伤保险相关工作的补充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024年版)》的通知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保障预案(2024年修订)
同专业相关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的通知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禁止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通告
广东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指引》通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决议
贵州省消防条例(2025年修订)
同行业相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信息通信业安全生产和网络运行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
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实施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的通知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2025年修订)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