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9〕40号)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根据《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安委发〔2019〕4号)《甘肃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甘安委发〔2020〕4号),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补齐短板弱项,努力实现从治理安全隐患向管控安全风险转变,从事故后处置向事故前预防转变,全面提升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为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训安全文化软实力,推动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实化有形化,建立科学完备、高效运行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坚持科学务实。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制、科技和文化改革创新,提高安全投入的产出效益;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引进安全先进的工艺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作用。
——坚持分类指导。紧盯高危行业领域,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和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为重点,突出大型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分类分步推进,全面推进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
——坚持融合推进。将工贸行业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同步推进,逐步构建源头管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三)主要目标。经过努力,力争到2021年底,全省冶金工贸行业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基本建成,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显著提升,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数量和质量持续提高,基于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安全预防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冶金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
1.大力培育安全价值观。充分借鉴金川公司、中煤大同公司、甘肃祁连山公司、靖煤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注重用典型案例、亲情说法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员工,把安全高于一切、严于一切、优于一切、先于一切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行动自觉。教育引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彻底转变“一切事故不可避免”的理念,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形成“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共识,逐步培育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核心内容的安全价值观。
2.建立健全安全承诺制。推动企业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体系。企业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践行安全承诺,主动向员工公布安全承诺实施情况;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符合实际的安全文化制度,推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事务,培育践行安全承诺、重视安全生产的安全文化环境;全体员工结合岗位职责自觉践行安全承诺,养成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3.发挥文化引领约束作用。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创建、安全技能竞赛评比、培养选树安全模范、建立安全信用机制等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凝聚、约束、监督作用,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把“违章就是自杀、违章就是伤害他人、违章就是破坏幸福家庭”的安全理念入耳入脑入心,使“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零违章、零事故、零伤害”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逐步实现人人以安全为荣、以不安全为耻,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行为为耻。
4.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积极构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新媒体、安全文化长廊、内部刊物等平台和载体,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讲安全”、家企联建、安全恳谈会、安全家书征集评比、家庭亲子安全活动、“三违”亲情帮教等活动,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融入每个员工的骨血之中,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自觉,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5.严格从业人员安全准入。引导企业在新招录金属冶炼煤气作业等风险偏高的技能操作岗位员工中,大力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加大从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相关专业招收新员工力度,逐步提高高中阶段及以上文化程度员工招收比例,到2021年底,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新招录员工至少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6.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以“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推动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机构并配备充足人员,保障经费需求,严格落实“三项岗位人员”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健全安全培训档案。劳务派遣单位加强劳务派遣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劳务使用单位确保劳务派遣工与企业职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单位与使用单位共同承担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培训责任。
7.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落实新上岗人员安全生产与工伤预防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的要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企业应开展专门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工作岗位调整或离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应接受针对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重新上岗。引导企业将劳务派遣工、外包施工队伍人员和实习人员等纳入企业统一管理培训,确保所有员工接受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
8.着力实施精准班前培训。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班前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讲述岗位风险辨识、救援知识和注意事项,使班前安全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大力推广“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法,帮助员工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确保按规程作业。严格安全考核考评和问责倒逼,提升安全培训效果。
9.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金属冶炼等工贸领域高危企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提高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建立师傅带徒弟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新上岗、转岗人员安全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021年底前完成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接受相关专业中职及以上学历教育人员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金属冶炼企业从业人员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例达到30%以上。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10.完善安全责任制度体系。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等,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与绩效工资和奖惩制度挂钩,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共同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及时修订完善符合企业实际、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流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科学完备、成龙配套,堵塞安全生产漏洞。
11.科学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工艺、设施、设备、岗位、环境实际,组织涵盖各层级的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从业人员,科学编制所有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生产过程操作程序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应涵盖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风险,作业过程中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发生变化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及时更新修订。
12.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推动企业建立激励考核机制,细化考评标准、检查制度和奖惩措施,发挥工会监督、员工自我监督、社会监督作用,把制度执行与绩效薪酬、级别晋升、安全信用等挂钩;主要负责人带头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没有例外、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强化日常管理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从严处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有效落实。
(四)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
13.强化设备设施源头管理。推动企业从设计源头上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选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本质安全型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正确安装,防范因设备设施先天性缺陷、不合格产品、安装不规范等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建立设备设施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台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对照《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持续开展粉尘防爆、涉氨制冷、冶金有色、有限空间、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突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温熔融金属吊装储运、冶炼炉窑槽罐、煤气设备设施、存在粉尘爆炸危险、涉氨制冷、污水处理等重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有效、安全受控。
14.强化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督促指导企业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关键设备应装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及附件,不得继续使用。对照国家《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的通知》《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要求,淘汰、更换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保证设备性能完好、运行可靠。
15.提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推动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设施,在冶金钢铁企业积极推广煤气自动连锁报警系统等先进适用技术;在金属粉尘等高风险、人员密集的粉尘涉爆企业推广湿法除尘工艺、作业空间物理隔离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技术改造,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不断提高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水平。
16.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推动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通过系统升级、技术改造等方式,建设完善视频在线监控监测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和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整合并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应实现各管理层级互联互通,并与甘肃省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行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接,充分发挥“互联网+安全生产”的优势。
(五)建设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17.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质量。推动企业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持续推进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发挥其在企业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的推进作用,全面落实安全标准化条款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牟取不正当利益、评审市场混乱、评审质量低下等行为,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质量。
18.有序推进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推动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企业结合《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和工贸行业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自下而上发动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自上而下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引导企业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结合《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修订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突出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治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隐患排查治理,努力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
19.强化外包作业单位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将外包作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严把外包作业单位资质准入关,主动向承包单位提供与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相关的勘察、设计、风险评价、检测检验和应急救援等技术交底资料,签订安全协议并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与清退,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培训、统一奖惩。外包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依照有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有效减少“三违”行为。
20.强化危险作业环节安全管控。紧盯工贸企业吊装、危险装置设备试生产、重大危险源作业和动火、有毒有害、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以及临近高压输电线路、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等危险作业环节,建立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推动企业实施危险性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掌握作业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保证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控制风险措施到位,现场监护和应急处置措施得到落实,并经严格审批方可作业,确保危险作业管控不到位不开工、不生产、不经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各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把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结合实际,于2020年8月底前制定本地区工贸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步骤、阶段目标。各企业要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建设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要做好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衔接、融合推进,不能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二)科学指导,务求实效。各地要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督促指导,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重要内容。要建立工作机制,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安全许可、执法检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对工作懈怠、应付差事的严肃问责。
(三)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各地要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推进的思路,先行培育一批安全管理特色鲜明、安全文化氛围浓厚、主体责任落实较好、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冶金、有色工贸企业,总结提炼具有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2020年底前在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其他行业领域全面铺开。省级层面选取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碳钢薄材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各地也要相应确定一批试点单位。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甘肃应急频道等主流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开展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进展、经验做法,积极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企业,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各企业要广泛发动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支持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